在之前的新闻中,我国航母上的舰载机牵引车首次近距离亮相,引起了广泛关注。
虽然这种牵引车已经在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上多次出现,但因为之前大家的焦点都在舰载机或航母本身,所以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航母甲板上的“关键配角”。
那么,舰载机牵引车对我国航母发展到底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通过报道,我们可以看到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完成着舰后,会被引导至舰岛旁边的整备点,此时甲板上的各部门就开始对其进行加油、供气等操作。
而在这个过程中,歼-15机头正对的地方,停着2辆底盘几乎紧贴甲板的特殊车辆,这就是航母甲板上为移动舰载机而专门设计制造的“舰载机牵引车”。
我国航母上的舰载机牵引车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前后4个轮子的“有杆牵引车”,它通过一根牵引杆与歼-15前起落架相连,适合在宽敞的航母甲板上移动舰载机;
另一种则是3轮结构的“无杆牵引车”,它的车体后部是一个可以“抱住”歼-15前轮的抱夹结构,无需牵引杆就能灵活移动舰载机,非常适合在航母上各处对歼-15进行移动、摆放。
别看这种无杆牵引车外观是一个“三轮结构”,其实它负责转向的那个“单轮”是由2个并列单轮构成的,采用液压助力进行转向;2个后轮则直接安装在2个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上,采用轮边驱动方式。
这种设计使得牵引车在动力强劲的同时,还能保持灵活的转向性能。
舰载机牵引车虽然看似没有作战能力,但它的状态好坏以及驾驶司机的技术水平高低,都是能深刻影响舰载机出动效率的关键因素。
而“牵引车司机”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实则是航母航空专业特种岗位。
飞行甲板停机位转换、舰载机出入库以及一些突发特情,都需要这些技艺精湛的“牵引车司机”在现场处置操作。
你知道吗?世界上能独立设计建造先进航母牵引车的国家也屈指可数。
印度的航母就因为本国无法生产,多年前还一直使用拖拉机来移动舰载机。
相比之下,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航母舰载机牵引车不仅性能卓越,还能满足抗冲击A级要求,这意味着此类设备在冲击时和冲击后应无显著变化,且不引起设备任何部位脱开或以其他方式对人员或要害系统产生危害。
除了牵引车外,舰载机的全尺寸模型也是航母甲板调度的重要工具。
这种模型之前已经多次出现在我国各艘航母上,特别是在航母完成整修或进行海试的时候。
它们的上舰就意味着航母要进行甲板调度训练、验证调度方案,以及对升级或新建的航母进行全方面测试。
另外,这种全尺寸模型也是舰载机牵引车司机的最佳“陪练”。
进行舰载机甲板调动、甲板和机库间转运训练的并不仅仅是牵引车司机一人,还需要多名人员在周围进行精确指挥和观察周边空间距离。
因此,这种操作其实也能同时训练多个相关岗位的舰员。
相信通过这篇文章,大家对舰载机牵引车和全尺寸舰载机模型这两种之前不太关注的设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它们虽然不像舰载机或航母那样引人注目黄金炒股配资,但却是航母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建舰甲板航母舰载机牵引车发布于:广东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在线配资网站_在线配资公司_正规炒股配资公司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