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配资之家拥有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团队成员均具备深厚的金融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能够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量身定制配资方案,最大程度保障资金安全。
11月28日—12月1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首次在广州举行。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作为参展方,正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刘棕会(左一)莅临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展区指导。
浩浩南岭,悠悠珠水,山河无言,大爱无疆。此次参展,也是基金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
1993年,省委、省政府根据广东开展扶贫工作需要成立了“广东省扶贫基金会”。2022年、2023年根据“三农”工作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先后更名为“广东省乡村发展基金会”“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从参与扶贫开发到乡村振兴,基金会虽然几度更名,善心之行却从未停止。1993年成立至2024年10月,基金会累计筹集善款超137亿元。特别是广东省设立“6·30”活动以来,基金会携手7000个爱心企业开展3600个帮扶项目,把大爱之情烙在南粤山水之间,蕴藏于每一条村道、每一片田地、每一位受益人心中。
今年以来,基金会已会同92家企业、爱心人士向省内及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的191个乡镇的脱贫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捐资超2.13亿元,开展了234个乡村振兴项目,全力以赴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支持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基金会携手长隆集团助力清远连南县大坪镇大古坳村打造美丽乡村。
一年,不舍昼夜。这是一次次的无言善举,不分你我;亦是一步步的时代足音,贯穿山河。云山珠水,万千灵动,道不尽基金会的爱心善举,说不完助力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
发挥平台优势
凝聚爱心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在第二十一届农交会上,基金会通过短视频、宣传册、微展览和公益互动等形式,多方面展现基金会携手爱心企业参与帮扶的事迹。
11月的湛江,微风拂面,在雷州市东里镇北崛村,许多村民在村广场的大树下享受午后闲暇时光。而在多年前,当地村民“宁可在家里也不出门”,村广场、村公园都是“无人区”。
改变源自海大集团联合基金会发起的帮扶项目。近年来,海大集团携手基金会定向捐资助力雷州和廉江等地农村补齐短板,其中就包括了北崛村的污水管道设施建设。
基金会携手海大集团完善东里镇基础设施,助推当地养殖产业发展。
爱心之行不止于此。“学会了科学养殖,虾塘能变‘钱柜’!”在揭阳市惠来县靖海镇葛山村,一位葛山村养殖户站在池边观察游弋水底的对虾,因为熟练掌握养殖技术,虾塘里肉眼可见的增产让他喜不自禁。
强化对虾养殖技术指导是广东省能源集团与组团单位帮扶靖海镇的举措之一。自组成工作队驻镇以来,广东省能源集团通过基金会累计向葛山村捐赠资金917.6万元,通过建立“工作队+高校+养殖户”产学研合作机制,三方共同打造智慧虾场、盐碱地稻-渔共养项目,推动葛山村对虾养殖产业、盐碱撂荒地整治取得新成效。如今当地的南美白对虾每亩放苗4万至6万尾,产量最高可达500公斤。
沿珠水西行,对于地处黔山大地的贵州老百姓而言,“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是难忘的“家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羊排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有3075户12419人,是全国79个超万人易地搬迁安置社区之一。为了保障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的后续民生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广东省能源集团、玖龙纸业通过基金会,捐资助力雷山县开展羊排安置区综合能力提升项目、雷山县文旅融合示范项目,项目已组织社区治理培训及搬迁脱贫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1100人次,并帮助当地假发、服装、非遗等就业车间进行改造提升及规模化运营,解决400人就业难问题。
不傲于过往成绩,接续向未来攀峰,基金会已把目光放到了2025年的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认真配合广东省委、省政府,做好助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活动,传承和发扬基金会好经验、好做法,精耕细作爱心动员、宣传走访、捐赠服务、资金管理、信息反馈等,更好地激励慈心善行。”基金会理事长罗惠兰说。
以精品项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在农交会的展会上,基金会展示了一幅幅具有现场感的图片,它记录多年来基金会的主动作为,不仅有自筹资金开展的系列公益项目,还有留下的众多受助者感动画面。
基金会开展“农村母亲关爱工程”,降低农村母亲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那时候急啊!心里不断地问自己,谁能帮帮我呢?”在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的阿娣,回想着当初重病缠身的日子,她不禁泪流满面。
2014年起,基金会创新启动了“农村母亲关爱工程”,面向粤东、粤西、粤北14个地市农村人口中遭遇重大疾病(患乳腺癌、宫颈癌、胃癌、直肠癌、肺癌、白血病一种以上)的困难农村母亲进行资助,截至2024年10月,已拨付超过1800万元,帮助包括阿娣在内的超2000人次困难母亲减轻负担。
2024年,是“农村母亲关爱工程”开展的第10年,基金会将用心用力用情拓展募捐渠道,期望在10周年之际,更切实、更广泛、更深入地帮扶农村困难母亲。“优秀的公益品牌代表了人类最本真和永恒的追求,我们要持续通过精品项目向公众传递善意,给人以前行的力量。”基金会理事长罗惠兰介绍。
公益品牌建设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立足于公益机构核心能力的有力实践、有为之举。
近年来,基金会主动作为、发挥所能,开展了“农村母亲关爱工程”“三区民生基础工程”“困难家庭励志学生关爱工程”“地贫儿童关爱工程”“美丽家园-农村污水治理”项目、“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等多个自主品牌公益项目。自成立至2024年10月,基金会自主品牌公益项目已帮助困难群众超425万人次。
基金会积极开展“美丽家园-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助力广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参展观众参与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公益互动。
公益进阶“共益”
创新打造数字平台为公益活动赋能
近年来,以数字化平台赋能、助力乡村振兴,逐步形成乡村振兴活动“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良好局面,是基金会的发力点之一。
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基金会携手爱心力量搭建广东“6·30”社会捐赠服务平台,利用平台专题网站和手机小程序发布“6·30”资讯,围绕“绿美广东”、农村污水处理、困难群体等内容,在顺德欢乐海岸、广州医药港、TIT创意园、逸景广场、团一大广场开展了多场线下宣推活动。
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林业局的指导下,基金会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社提前谋划,紧盯重点,历时数月的时间,通过新技术赋能搭建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设立多个绿美公益项目,并提供捐赠接收及拨付管理全流程服务,发动更多人士投身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基金会积极参与“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共建“绿美广东”。
就在今年5月,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在广州市花都区正式启动。现场,首批101家企业和个人认捐古树115株,认捐金额超1500万元,汇聚社会力量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除此之外,基金会携手广东如春生态集团、广东省能源集团等单位捐赠苗木及资金价值共690余万元用于阳江、汕尾、揭阳等地绿化美化项目;携手海大集团、省能源集团等企业筹集捐赠资金2500万元统筹用于购买优质苗木建设储备林基地。截至2024年10月,基金会已发动爱心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筹集捐赠款物价值超4690万元。
十丈珊瑚是木棉,万重温情惟公益。2024年,基金会始终聚焦主责主业,服务群众纾难解困,持续发扬守望相助、和衷共济、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诚邀社会各界人士在11月28日至12月1日,莅临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9.2馆综合展区(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路380号),共同见证精彩展会,携手参与乡村振兴!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韩安东
来源:南方农村报股票配资平台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在线配资网站_在线配资公司_正规炒股配资公司观点